徐亮:中国足球需要打造统一的体系;我进行选材更注重未来
北京时间2月16日下午,由前北京国安球员雷腾龙举办的“腾龙少年”海选活动进行,前国脚徐亮作为明星导师参与了活动。活动进行期间,徐亮接受了懂球帝记者@徐尔摩斯 的采访。.
您认为中国足球应该走什么样的路线?
我觉得中国人的身体条件不差,至少比日本不差,在东亚可能跟韩国相比拼劲稍微差一点,但是我们的身体条件并不比日本差,那我们同样可以走技术路线,然后把球员的天赋潜能极致地发掘出来,然后用一些基本功的能力去打造一支球队。我觉得可能更好一点,我们一定有打不过的球队,比如欧洲很多球队我们肯定打不过,但是我们至少可以跟日韩的球队去碰撞、去抗衡。包括亚洲的伊朗,可能我们也很难从身体上和他们有一些碰撞,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技术,通过教练的组织,可以让球队获得一些局部的人数优势。
其实这些东西是可以去组织出来的,只不过现在我们没有相应的青少年体系,在选材上也没有找到相应类型的球员。如果从选材开始就有一些懂球的人,去为中国足球打造一套体系,然后按照这个路去走,那选人也就会按照这个路去选。但目前青少年的选材有的选的是这种类型,有的选的那种类型,并不统一。所以导致现在到了成年队各种类型的球员都有,无法组织到很好的一个状态。日本就都是“小快灵”,倒脚、传控,他们从小选材就是这样,所以他们整个体系就是这样,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体系。
您开设公益足球课程多年,您表示您的选材是有门槛的,请问您是如何设置门槛的?
我的门槛就是看未来,在我这我更多选择的就是“小快灵”。因为在中国,身体条件再好的球员,跟欧洲球员也比不了,所以我们不要以卵击石,没有必要,所以我们就用我们的特点去踢对手就好。所以把自己的天赋、想象力、创造力发挥到极致,我们的技术可以练得很好,技术这东西只要是有时间一定会练得很好,就用这些东西去打对手,我觉得是最好的。
所以我的选材一般都是这种类型的,可能身体有好的,但是更多的是这种“小快灵”的。他们的球性、球感以及对空间的理解能力很强,这种球员在比赛里可能更会出现一些具有想象力、创造力场景。就比如说U20国青的后腰依木兰,他就是这种想象力很好、创造力很好的球员。
你看这些年青少年也就发现这么一个,再就没有这种类型的了。像我们那个年代,蒿俊闵可能是最后一个这种类型的球员。包括我和我们那会的胡兆军等等。就这种类型的球员在中国足球太少了。如果大家都是这种类型的,可能这球就好踢了。有的时候单拿出来一个球员是这种类型的,他的想法有了,但是他的队友不一定能跟他想到一块去,所以配合也会出现一些问题。
所以,我觉得我的公益教学,我不在乎它现在的即战力,我在乎的是它未来的上限,所以我的选材基本上都是有上升空间的,可能他们暂时未必很强,但是未来拿出去一定会很好用,我会选择这样一种类型的球员。因为我不打比赛,我不需要当下的成绩,我的成绩好坏跟选人无关,但是现在很多球队、俱乐部太功利了。
下一篇:暂无